疫情下的阳江大爱,彰显社会文明高度!
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
连日来让阳江多个区域按下“暂停键”,
“三区”内的民众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。
他们的情况
也时刻牵动着万千市民群众的心。
每当城市经历考验,
我们阳江人总爱说一句“阳江贵地总无忧”,
以增强攻坚克难的必胜心。
在这次战疫大考下,
涌现出来的众多感人事迹,
彰显了阳江大爱,
无形中推动公民道德素质
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。
01
志愿服务成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。疫情发生以来,全市各行各业从业者都在用实际行动展现顾全大局、志愿参与、无私奉献的社会文明:
不到一个月将退休仍主动写下“请战书”的老党员民警杨岳华,不顾旧伤在抗疫一线站岗执勤;
3000多名党员志愿者不辞劳苦、舍小家为大家,奋战在江城区防疫一线,随处可见小红帽、红马甲身影;
爱心团体和热心企业捐款捐物支持抗疫,相关群团组织、专业协会和志愿服务组织筹集物资送给守岗人员和居家观察群众……
正是无数位志愿者弘扬雷锋精神、志愿精神,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,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,成为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。
02
守望相助成为大力弘扬人间大爱、共筑美好生活的新风尚。疫情阻挡了防控区内外的物理距离,却阻挡不了众志成城、同舟共济的战疫力量。
封控、管控区居民收到爱心组织及人士送来的鲜花、水果和生活物资,还有机构送医送药送服务上门,让他们安下了心;
居家老师、医护人员,在小区内发挥各自教学、医疗专业特长,尽自己所能为小区群众办实事;
管控区广大业主同时在家挂起了国旗,迎风飘扬的“中国红”鼓舞了全城人乐观面对疫情的士气。
危难面前,唯有全社会保持积极乐观、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,注重倡导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,方可共同营造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的社会环境。
03
文明习惯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。
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,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。广大市民配合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、接种新冠疫苗、自律居家观察,每一位阳江人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。
现在市民出门都自觉做好戴口罩、测体温、亮码、保持一米距离等防疫“常规动作”,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告诉我们: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处处注意、时时坚持,不断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,自觉成为文明生活的倡导者,时代新风的传播者。
免费“爱心餐”,温暖了阳江一线抗疫人
来源 | 阳江日报(曾文婷)
图片 | 李向东、宋福亮、林可欣、受访者供图等
编辑 | 官文婷